新闻中心

NEWS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新闻

李克强经济学

 最近,“李克强经济学”讨论得很火。

  “李克强经济学”英文Likonomics,是个新词,创造这个词的是一家英国投行——巴克莱资本。老外么,就是喜欢给各种中国故事、现象造新词,这不奇怪,但奇怪的是这次老外创造的新词,在中国比在国外还火。原因很简单,过去十年里习惯了各式各样只打雷不下雨的经济口号的国人,开始觉得这位上任刚过一百天的总理,好像要“来真的”了。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巴克莱在报告中称“李克强经济学”有三个重要“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除非经济和市场面临迫在眉睫的崩溃风险,我们预计中国决策者不会采取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扩张政策。”通俗点说就是——短期内政府决定管住自己的手,少管市场多放权,促进整个经济体的结构转变,拯救实体经济,向市场化调整后的长期经济繁荣要红利。

  不久前的银行“缺钱恐慌”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当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达到最高30%,全国不少地区几家大银行的ATM提款机甚至不约而同地出现“系统故障”的时候,一向被称为各大银行“央妈”的央行,面对伸手要钱的一帮熊孩子,不但没有满足要求降息降准大量逆回购,反而任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陷入窘境,狠狠地给了几个孩子一巴掌。

  尽管此后央行还是注入了一部分流动性缓解危机,但和过去一出问题就频繁调节利率准备金率印钱撒钱的风格相比,调节力度显然不在一个级别。对这事儿造成的各种猜测,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几天前的陆家嘴论坛上定了个调——今后还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谁要逼我降息降准都不好使),但是,不排除适时向市场注入一定流动性(指不定什么时候还是会扶一把搀一下),保证整个市场的稳定。

  货币金融系统的一系列折腾大概也折射出整个“李克强经济学”正在面临的困境——既要为了长期发展考虑,在政府内外各种调控的要求中挺住,不随便出台刺激政策;又要防范短期阵痛中可能存在的巨大稳定性风险,判断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整个经济体的剧烈震动。更可怕的是这种风险还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演变成社会危机甚至是政治危机。因此,怎样在谋求变革和社会稳定之间寻求平衡,就成了决定“李克强经济学”能不能成功的关键性问题。

  6月的经济数据已经证明整个中国市场开始走向低迷。周一公布的两项制造业活动指标双双低于5月份的水平。不只一位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未来几个季度的经济增速将会持续下滑。巴克莱的报告更宣称未来三年里,中国的季度经济增速会降至3%。而据悉,不久前各个投行证券以研究机构评估中国政府能接受的最低经济增幅则为6%。

  人们不禁要问,就算“李克强经济学”原则是正确的,这样的“经济学”能持续多久?真的能坚持到长期红利释放的那一天吗?

  但至少目前看来,这样的政策还会继续下去。

  昨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宣称,“再也不能以GDP来论英雄。”媒体纷纷推测这不仅仅是干部任用原则的转变,而更是体现出“李克强经济学”背后的政府高层共识。

  欧美媒体在提到“李克强经济学”时,喜欢拿它(Likonomics),和急于要在任期内把日本拉出衰退阴影的“安倍经济学”(Abenomics)相提并论。但至少在笔者看来,这种对比可能对面对复杂国内经济局势依然选择管住经济刺激冲动的李来说并不公平,相比安倍这种标准的带有“饮鸩止渴”色彩的政客经济学,李所秉承的“长痛不如短痛”的策略显然更具备勇气也更需要智慧。

  我们当然希望MrLi能顶住压力坚持放权和市场化的正确道路,被人们给予厚望的“李克强经济学”也能经受住国内复杂经济局势的考验。但是究竟能不能成功,大概就只能交给时间来回答了。